中枢神经感染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这会导致患者出现脑膜炎,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比如肠道病毒的感染,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非常多的症状,患者最容易出现头晕头痛症状,还会引起记忆力下降、精神活力大大下降,甚至可能会导致昏迷等等,出现中枢神经感染还能不能治疗好呢?
中枢神经感染能治好吗?
1、化脓性脑膜炎
治疗第一步是维持血压及纠正休克,并及时给予抗菌药物。新生儿首选氨苄青霉素加广谱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50mg/kg体重,每6小时1次或头孢三嗪50~100mg/kg体重,每12小时1次,均静脉给药。也可以氨苄青霉素加氨基甙类抗菌素,但要警惕听力或前庭功能受到损害。婴幼儿用广谱头孢菌素或加氯霉素。
儿童及一般成人则静脉每日给予青霉素(儿童30万U/kg体重,成人2000万U,均分为4小时1次)或予头孢菌素(头孢噻肟2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头孢三嗪2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年龄超过50岁成人除头孢菌素外最好再加氨苄青霉素。对那些有免疫功能受损或神经外科手术后的病人,根据病情可能需要应用或加用头孢他定或万古霉素。
选择头孢菌素时应选择CSF中浓度较高者或炎症时CSF中能达到治疗浓度者。常用的有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头孢呋肟等。先锋必素虽为第三代头孢菌素,但不易通过BBB,不宜用于化脓性脑膜炎。
2、结核性脑膜炎
典型病人诊断不难,但也有个别初期症状持续较长,表现为人格改变等;或发病急遽,进展快,很像化脓性脑膜炎。因此,对有结核性脑膜炎可能的病人应多次查CSF,包括细胞计数、分类、测血和CSF糖的比值、多次涂片找抗酸杆菌等。免疫诊断方法,如ELISA及PCR等灵敏度及特异性均尚不够理想。
从流行病学角度判断,如所患为敏感菌株,根据WHO建议采用三联疗法:每日异烟肼10mg/kg体重,合用利福平及吡嗪酰胺。这3种药在炎症情况下通过BBB均较好,治疗3个月,停吡嗪酰胺,异烟肼及利福平再继续用7个月。如系耐药菌株引起,则加用第四种药,链霉素或乙胺丁醇。如致病菌对利福平不耐药,则治疗9个月已够。如发现系对利福平耐药菌株引起,则需要连续治疗18~24个月。
3、螺旋体感染
1.梅毒
近年有上升趋势,但多为Ⅰ、Ⅱ期梅素,主要是脑膜血管梅毒。青霉素仍是首选药物,大剂量时仍可在CSF中获得有效的杀菌浓度。建议每日剂量为1200~2400万U/日,分为4小时1次,静脉滴注,10~14天为一疗程。如对青霉素过敏,则可用头孢三嗪1g肌注,每日1次,连用14天。或强力霉素200mg,每日2次,连用21天。
2.莱姆病
为Borreliaburgdorferi感染引起。中国流行病学研究,有23个省市有此螺旋体分布。经蜱咬传染,但被感染的蜱咬后不一定患莱姆病,因为人血清中有杀此种螺旋体的活性物质。但如发现有高滴定度的抗B.burgdorferi抗体,虽然没有症状,也应进行CSF检查,如异常则治疗,如正常则追随观察。对神经系统莱姆病的治疗,原则上同梅毒。对钩端螺旋体的治疗也是相同的。
4、霉菌感染
多种霉菌可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生机会增多。常见的有新形隐球菌,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等,以隐球菌为多见。
1.新形隐球菌
CNS的新形隐球菌感染主要是脑膜炎,也可发生脑膜脑炎。当然也可累及颅神经,如视神经病变。隐球菌脑膜炎常表现为以高颅压为特点的亚急性脑膜炎。近年来多采取二性霉素B和氟康唑联合治疗。氟康唑口服吸收良好,每日200~400mg,5~10天可达稳态,血药浓度达到10.1mg%~18.9mg%,超过对隐球菌的抑菌浓度(0.39~6.25mg%)。二性霉素静脉滴入,应逐渐增加剂量,总剂量为2~3g,有人主张同时椎管内给药,以增加CSF中二性霉素浓度。
2.毛霉菌病
为条件致病感染,可分为全身型与鼻眼脑型。全身型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时,鼻眼脑型则多见于糖尿病酸中毒病人。毛霉菌侵犯血管,发生血管炎导致血管闭塞,造成干性坏死,因而药物不易达到病灶处。毛霉菌病死亡率极高,必须早期诊断,配合外科切除病灶,积极抗霉菌药物治疗,才有存活希望。药物用二性霉素B或氟康唑,或联合用药。
中枢神经感染能治好吗?
1、化脓性脑膜炎
治疗第一步是维持血压及纠正休克,并及时给予抗菌药物。新生儿首选氨苄青霉素加广谱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50mg/kg体重,每6小时1次或头孢三嗪50~100mg/kg体重,每12小时1次,均静脉给药。也可以氨苄青霉素加氨基甙类抗菌素,但要警惕听力或前庭功能受到损害。婴幼儿用广谱头孢菌素或加氯霉素。
儿童及一般成人则静脉每日给予青霉素(儿童30万U/kg体重,成人2000万U,均分为4小时1次)或予头孢菌素(头孢噻肟2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头孢三嗪2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年龄超过50岁成人除头孢菌素外最好再加氨苄青霉素。对那些有免疫功能受损或神经外科手术后的病人,根据病情可能需要应用或加用头孢他定或万古霉素。
选择头孢菌素时应选择CSF中浓度较高者或炎症时CSF中能达到治疗浓度者。常用的有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头孢呋肟等。先锋必素虽为第三代头孢菌素,但不易通过BBB,不宜用于化脓性脑膜炎。
2、结核性脑膜炎
典型病人诊断不难,但也有个别初期症状持续较长,表现为人格改变等;或发病急遽,进展快,很像化脓性脑膜炎。因此,对有结核性脑膜炎可能的病人应多次查CSF,包括细胞计数、分类、测血和CSF糖的比值、多次涂片找抗酸杆菌等。免疫诊断方法,如ELISA及PCR等灵敏度及特异性均尚不够理想。
从流行病学角度判断,如所患为敏感菌株,根据WHO建议采用三联疗法:每日异烟肼10mg/kg体重,合用利福平及吡嗪酰胺。这3种药在炎症情况下通过BBB均较好,治疗3个月,停吡嗪酰胺,异烟肼及利福平再继续用7个月。如系耐药菌株引起,则加用第四种药,链霉素或乙胺丁醇。如致病菌对利福平不耐药,则治疗9个月已够。如发现系对利福平耐药菌株引起,则需要连续治疗18~24个月。
3、螺旋体感染
1.梅毒
近年有上升趋势,但多为Ⅰ、Ⅱ期梅素,主要是脑膜血管梅毒。青霉素仍是首选药物,大剂量时仍可在CSF中获得有效的杀菌浓度。建议每日剂量为1200~2400万U/日,分为4小时1次,静脉滴注,10~14天为一疗程。如对青霉素过敏,则可用头孢三嗪1g肌注,每日1次,连用14天。或强力霉素200mg,每日2次,连用21天。
2.莱姆病
为Borreliaburgdorferi感染引起。中国流行病学研究,有23个省市有此螺旋体分布。经蜱咬传染,但被感染的蜱咬后不一定患莱姆病,因为人血清中有杀此种螺旋体的活性物质。但如发现有高滴定度的抗B.burgdorferi抗体,虽然没有症状,也应进行CSF检查,如异常则治疗,如正常则追随观察。对神经系统莱姆病的治疗,原则上同梅毒。对钩端螺旋体的治疗也是相同的。
4、霉菌感染
多种霉菌可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生机会增多。常见的有新形隐球菌,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等,以隐球菌为多见。
1.新形隐球菌
CNS的新形隐球菌感染主要是脑膜炎,也可发生脑膜脑炎。当然也可累及颅神经,如视神经病变。隐球菌脑膜炎常表现为以高颅压为特点的亚急性脑膜炎。近年来多采取二性霉素B和氟康唑联合治疗。氟康唑口服吸收良好,每日200~400mg,5~10天可达稳态,血药浓度达到10.1mg%~18.9mg%,超过对隐球菌的抑菌浓度(0.39~6.25mg%)。二性霉素静脉滴入,应逐渐增加剂量,总剂量为2~3g,有人主张同时椎管内给药,以增加CSF中二性霉素浓度。
2.毛霉菌病
为条件致病感染,可分为全身型与鼻眼脑型。全身型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时,鼻眼脑型则多见于糖尿病酸中毒病人。毛霉菌侵犯血管,发生血管炎导致血管闭塞,造成干性坏死,因而药物不易达到病灶处。毛霉菌病死亡率极高,必须早期诊断,配合外科切除病灶,积极抗霉菌药物治疗,才有存活希望。药物用二性霉素B或氟康唑,或联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