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是现代人们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工作压力比较大,每日的工作量会导致身体的疲乏,但是腰肌劳损最直接的损害就是尾骨,这块骨头会发生畸变,非常的疼痛,尾骨疼要吃一些消肿的药物,可以选择红花、三七等,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病情来选择适合的药物,否则会带来副作用。
【病因及分类】
尾骨痛的发病因素较多,既有局部因素直接产生的,亦有邻近病变引发的,综合归纳如下。
1.骶尾韧带劳损骶尾韧带位于脊柱最低位,由于摔伤臀部坐地、局部梭踢伤或撞伤等原因可引起损伤。而坐位时的压迫,坐姿变动的牵拉、挤压,甚至排便时干硬粪块的冲撞又可进一步损害已有损伤的韧带,使其发展为慢性劳损。骶尾关节本身是脆弱的,常伴有尾骨半脱位,骶尾韧带劳损可加重骶尾关节不稳,骶尾关节不稳又可促进受损韧带的病变,形成恶性循环。骶尾韧带劳损组织纤维断裂、水肿、渗出、增生和粘连,不但引起功能失调,而且牵拉、压迫邻近或内在神经纤维导致尾部疼痛。
2.骶尾关节退行性变外伤性骶尾关节半脱位或骶尾关节不稳,可使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磨损、增生及硬化,出现退行性变。妇女分娩过程中亦常发生尾骨损伤,导致骶尾关节纤维化及僵硬。骶尾关节退行性变或骨关节炎在坐位或尾骨末端受挤压时,都可引起疼痛。
3.尾骨骨折或脱位尾骨骨折或脱位常由臀部坐地受伤时直接暴力引起,骨折远端受外力作用和附着的提肛肌、尾肛肌的强烈收缩可向前移位。新鲜无移位的骨折或脱位,仅行卧床休息即可。陈旧骨折、脱位及骨愈合不良者多会遗留尾骨痛症状。
4.尾骨畸形多数为尾骨较长,坐位压迫尾部软组织引起疼痛。亦有尾骨较长而扭曲或形成锐角或钩形强直。
5.盆部感染骨盆部感染灶扩散至盆底肌肉,可反射性地引起肌肉的反复痉挛,从而产生尾骨痛。
6.尾骨肿瘤有脊索瘤、软骨瘤、血管球瘤及软骨肉瘤等。
7.尾骨结核或骨髓炎
8.腰骶椎病变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第5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等,可因硬膜、神经根受压而引起尾部疼痛。
【临床表现】
尾部疼痛是主要症状。患者多有尾部外伤史。疼痛在坐位,尤为坐硬板凳时更为显著,行走时疼痛可减轻或无痛。病人多用一侧臀部坐凳或用海绵、枕头作为坐垫,以避免尾骨受压。咳嗽或排便尤其便秘时,疼痛可加尉,病人常有排便恐惧感。
体检骶尾关节、尾骨尖及邻近软组织有压痛。肛门指诊检查用食、拇指捏住尾骨,前后摇动,疼痛可加重。常规X线平片检查仅可发现尾骨骨折或脱位以及尾骨畸形改变,但有助于鉴别诊断。
【治疗】
新鲜骶尾关节脱位或有移位的骨折,宜即用手法行肛内复位。复位后应卧床休息,l~2周后起床练习活动,坐位时垫以气圈或气枕防止再损伤,并给予理疗。
劳损或退行性变者可采用按摩疗法或局部封闭疗法。按摩前可先行理疗,继之用食指伸人肛内分别按摩骶尾骨前方及其左右两侧附着的痉挛肌肉,手法由轻到重,每周3~4次,大多患者经此处理疼痛可缓解或消失。症状较难控制者可行醋酸氢化可的松或康宁克通(曲安舒松混悬液)加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痛点封闭。封闭时必须确定压痛最明显处,并掌握穿刺深度,防止将药液误注人直肠。各种尾骨痛都可采用热水坐浴,每日1~2次。减少步行,以减轻肛尾部肌肉痉挛。改变坐姿也十分重要,保持坐骨及大腿根部承重或加用气垫辅助,尽量使尾骨不受压,有利于病变的康复。但这种坐姿习惯通常需维持3~6个月,否则尾骨受压常可使病程重新开始。可酌情使用止痛剂和抗菌药物。
【病因及分类】
尾骨痛的发病因素较多,既有局部因素直接产生的,亦有邻近病变引发的,综合归纳如下。
1.骶尾韧带劳损骶尾韧带位于脊柱最低位,由于摔伤臀部坐地、局部梭踢伤或撞伤等原因可引起损伤。而坐位时的压迫,坐姿变动的牵拉、挤压,甚至排便时干硬粪块的冲撞又可进一步损害已有损伤的韧带,使其发展为慢性劳损。骶尾关节本身是脆弱的,常伴有尾骨半脱位,骶尾韧带劳损可加重骶尾关节不稳,骶尾关节不稳又可促进受损韧带的病变,形成恶性循环。骶尾韧带劳损组织纤维断裂、水肿、渗出、增生和粘连,不但引起功能失调,而且牵拉、压迫邻近或内在神经纤维导致尾部疼痛。
2.骶尾关节退行性变外伤性骶尾关节半脱位或骶尾关节不稳,可使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磨损、增生及硬化,出现退行性变。妇女分娩过程中亦常发生尾骨损伤,导致骶尾关节纤维化及僵硬。骶尾关节退行性变或骨关节炎在坐位或尾骨末端受挤压时,都可引起疼痛。
3.尾骨骨折或脱位尾骨骨折或脱位常由臀部坐地受伤时直接暴力引起,骨折远端受外力作用和附着的提肛肌、尾肛肌的强烈收缩可向前移位。新鲜无移位的骨折或脱位,仅行卧床休息即可。陈旧骨折、脱位及骨愈合不良者多会遗留尾骨痛症状。
4.尾骨畸形多数为尾骨较长,坐位压迫尾部软组织引起疼痛。亦有尾骨较长而扭曲或形成锐角或钩形强直。
5.盆部感染骨盆部感染灶扩散至盆底肌肉,可反射性地引起肌肉的反复痉挛,从而产生尾骨痛。
6.尾骨肿瘤有脊索瘤、软骨瘤、血管球瘤及软骨肉瘤等。
7.尾骨结核或骨髓炎
8.腰骶椎病变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第5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等,可因硬膜、神经根受压而引起尾部疼痛。
【临床表现】
尾部疼痛是主要症状。患者多有尾部外伤史。疼痛在坐位,尤为坐硬板凳时更为显著,行走时疼痛可减轻或无痛。病人多用一侧臀部坐凳或用海绵、枕头作为坐垫,以避免尾骨受压。咳嗽或排便尤其便秘时,疼痛可加尉,病人常有排便恐惧感。
体检骶尾关节、尾骨尖及邻近软组织有压痛。肛门指诊检查用食、拇指捏住尾骨,前后摇动,疼痛可加重。常规X线平片检查仅可发现尾骨骨折或脱位以及尾骨畸形改变,但有助于鉴别诊断。
【治疗】
新鲜骶尾关节脱位或有移位的骨折,宜即用手法行肛内复位。复位后应卧床休息,l~2周后起床练习活动,坐位时垫以气圈或气枕防止再损伤,并给予理疗。
劳损或退行性变者可采用按摩疗法或局部封闭疗法。按摩前可先行理疗,继之用食指伸人肛内分别按摩骶尾骨前方及其左右两侧附着的痉挛肌肉,手法由轻到重,每周3~4次,大多患者经此处理疼痛可缓解或消失。症状较难控制者可行醋酸氢化可的松或康宁克通(曲安舒松混悬液)加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痛点封闭。封闭时必须确定压痛最明显处,并掌握穿刺深度,防止将药液误注人直肠。各种尾骨痛都可采用热水坐浴,每日1~2次。减少步行,以减轻肛尾部肌肉痉挛。改变坐姿也十分重要,保持坐骨及大腿根部承重或加用气垫辅助,尽量使尾骨不受压,有利于病变的康复。但这种坐姿习惯通常需维持3~6个月,否则尾骨受压常可使病程重新开始。可酌情使用止痛剂和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