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尿液的生成过程可能很多人都是不那么了解的,其实尿液主要就是通过输尿管和膀胱生成的,最终在经过自己的尿道当中排出体外的,所以说如果是自己的尿液出现任何问题的话都是需要重视起来的,因为这就代表不是自己身体当中的一处器官有问题的,可能是多个器官都发生疾病的。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肾小管形成的尿液经肾乳头到达肾髓质,肾髓质连输尿管到达膀胱,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
肾单位(尿液)→集合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
正常人每昼夜排出的尿量在1000~2000ml之间,一般为1500ml左右。在异常情况下,每昼夜的尿量可显著增多或减少,甚至无尿。每昼夜尿量长期保持在2500ml以上情况,称为多尿。每昼夜在100~500ml范围,则称为少尿。如果每天尿量不到100ml,可称为无尿。尿量太多,则体内丧失过甚,结果会导致脱水。尿量太少,代谢尾产物将聚积在体内,给机体带来不良影响;而无尿的后果,则更为严重。
尿的比重随尿量而变动,一般介于1.015~1.025之间,最大变动范围为1.001~1.035。
肾单位的所有部分均参与尿的生成。通过肾小球滤过,血浆中液形成分及可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物质滤出到肾小球囊腔内,在肾小球囊腔内的滤出物称为原尿。原尿再经过肾小管及集合管时,由于肾小管能将原尿中某些物质吸收入血(重吸收)或将血中某些物质排泌到肾小管中去(排泄或分泌),故当肾小管液离开集合管,其成份已有很大改变,这种离开集合管而进入肾盂的液体,称为终尿。
正常的尿一般呈现淡黄色或无色,但当人体泌尿器官或其他系统出现问题时,人的尿可以出现不同颜色。
对于病理尿来说,红色尿很常见,引起的原因也很多。血尿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泌尿道任何部位有损伤出血均可引起血尿,如急性肾炎、泌尿道结石、结核、肿瘤、泌尿系统的先天畸形或运动性血尿等。此外,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某些传染病也常可出现血尿。当肌肉受到严重的挤压伤时,肌红蛋白进入血液,通过肾脏排出,尿液也可呈暗红色。
黄褐色像浓茶样的尿多数见于黄疸患者,例如急性黄疸型肝炎或胆道梗阻。
棕褐色似酱油样的尿常是血管内溶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例如蚕豆病、血型不合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等。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肾小管形成的尿液经肾乳头到达肾髓质,肾髓质连输尿管到达膀胱,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
肾单位(尿液)→集合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
正常人每昼夜排出的尿量在1000~2000ml之间,一般为1500ml左右。在异常情况下,每昼夜的尿量可显著增多或减少,甚至无尿。每昼夜尿量长期保持在2500ml以上情况,称为多尿。每昼夜在100~500ml范围,则称为少尿。如果每天尿量不到100ml,可称为无尿。尿量太多,则体内丧失过甚,结果会导致脱水。尿量太少,代谢尾产物将聚积在体内,给机体带来不良影响;而无尿的后果,则更为严重。
尿的比重随尿量而变动,一般介于1.015~1.025之间,最大变动范围为1.001~1.035。
肾单位的所有部分均参与尿的生成。通过肾小球滤过,血浆中液形成分及可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物质滤出到肾小球囊腔内,在肾小球囊腔内的滤出物称为原尿。原尿再经过肾小管及集合管时,由于肾小管能将原尿中某些物质吸收入血(重吸收)或将血中某些物质排泌到肾小管中去(排泄或分泌),故当肾小管液离开集合管,其成份已有很大改变,这种离开集合管而进入肾盂的液体,称为终尿。
正常的尿一般呈现淡黄色或无色,但当人体泌尿器官或其他系统出现问题时,人的尿可以出现不同颜色。
对于病理尿来说,红色尿很常见,引起的原因也很多。血尿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泌尿道任何部位有损伤出血均可引起血尿,如急性肾炎、泌尿道结石、结核、肿瘤、泌尿系统的先天畸形或运动性血尿等。此外,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某些传染病也常可出现血尿。当肌肉受到严重的挤压伤时,肌红蛋白进入血液,通过肾脏排出,尿液也可呈暗红色。
黄褐色像浓茶样的尿多数见于黄疸患者,例如急性黄疸型肝炎或胆道梗阻。
棕褐色似酱油样的尿常是血管内溶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例如蚕豆病、血型不合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