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都存在着这样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在很多女性患者中,出现低血糖的概率更加大。过度节食、生活不规律或者是不吃早餐等不良习惯,都是会导致人们出现低血糖症状的。那么,怎么可以检测自己是不是低血糖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低血糖的检测方法!
一、血浆胰岛素测定
低血糖发作时,应同时测定血浆葡萄糖、胰岛素和c-肤水平,以证实有无胰岛素和c-肤不适当分泌过多。若低血糖明确而血浆胰岛素值≥36pmol/l(6mu/l)[免疫荧光技术≥18pmol/l(3mu/l)],则可疑及有胰岛素介导的低血糖症。若没有药物应用史,没有严重器质性疾病,没有特殊激素缺乏,也无非b细胞肿瘤依据者,应考虑其为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低血糖时胰岛素分泌不降低,血浆胰岛素、c-肽和胰岛素原水平仍然偏高,见于胰岛素瘤。可参考marks和teale诊断标准:血糖<3.0mmol/l(<54mg/dl),胰岛素>30pmol/l(>5mu/l),c–肽>300pmol/l(>900pg/ml),胰岛素原>20pmol/l。胰岛素prmol/l比c-肽pmol/l的比值约为0.2。非胰岛素介导低血糖症时,血浆胰岛素水平应≤30pmol/l。胰岛素瘤患者血浆胰岛素原比总胰岛素值应大于20%,可达自30%~90%,说明肿瘤可分泌较多胰岛素原,但一般不作为。
二、48~72小时饥饿测试
应在严密观察下进行,开始及每6小时测血糖、胰岛素、c-肽,若血糖≤3.3mmol/l,应将取血标本改为1~小时一次。若有低血糖症状或血糖≤3.0mmol/l即可终止试验,但应先取血标本,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和β-羟丁酸浓度(必要时测皮质醇和生长激素)。然后静脉推注胰升糖素1mg,每10分钟测血糖,共3次。胰岛素介导低血糖症的血浆β-羟丁酸浓度应<2.7mmol/l;若不是由胰岛素介导的低血糖症,则见酮体形成增加而β-短丁酸浓度升高。饥饿试验期应鼓励患者活动,可饮不含糖和热卡的饮料,以便促发低血糖症。
三、胰升糖素兴奋试验
静脉推注1mg后,每5分钟测血浆胰岛素水平,共3次。若血浆胰岛素水平>810pmol/l,提示胰岛素瘤。仅半数患者可呈阳性反应,但也有非胰岛素瘤患者呈现高胰岛素血症(假阳性结果)。
一、血浆胰岛素测定
低血糖发作时,应同时测定血浆葡萄糖、胰岛素和c-肤水平,以证实有无胰岛素和c-肤不适当分泌过多。若低血糖明确而血浆胰岛素值≥36pmol/l(6mu/l)[免疫荧光技术≥18pmol/l(3mu/l)],则可疑及有胰岛素介导的低血糖症。若没有药物应用史,没有严重器质性疾病,没有特殊激素缺乏,也无非b细胞肿瘤依据者,应考虑其为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低血糖时胰岛素分泌不降低,血浆胰岛素、c-肽和胰岛素原水平仍然偏高,见于胰岛素瘤。可参考marks和teale诊断标准:血糖<3.0mmol/l(<54mg/dl),胰岛素>30pmol/l(>5mu/l),c–肽>300pmol/l(>900pg/ml),胰岛素原>20pmol/l。胰岛素prmol/l比c-肽pmol/l的比值约为0.2。非胰岛素介导低血糖症时,血浆胰岛素水平应≤30pmol/l。胰岛素瘤患者血浆胰岛素原比总胰岛素值应大于20%,可达自30%~90%,说明肿瘤可分泌较多胰岛素原,但一般不作为。
二、48~72小时饥饿测试
应在严密观察下进行,开始及每6小时测血糖、胰岛素、c-肽,若血糖≤3.3mmol/l,应将取血标本改为1~小时一次。若有低血糖症状或血糖≤3.0mmol/l即可终止试验,但应先取血标本,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和β-羟丁酸浓度(必要时测皮质醇和生长激素)。然后静脉推注胰升糖素1mg,每10分钟测血糖,共3次。胰岛素介导低血糖症的血浆β-羟丁酸浓度应<2.7mmol/l;若不是由胰岛素介导的低血糖症,则见酮体形成增加而β-短丁酸浓度升高。饥饿试验期应鼓励患者活动,可饮不含糖和热卡的饮料,以便促发低血糖症。
三、胰升糖素兴奋试验
静脉推注1mg后,每5分钟测血浆胰岛素水平,共3次。若血浆胰岛素水平>810pmol/l,提示胰岛素瘤。仅半数患者可呈阳性反应,但也有非胰岛素瘤患者呈现高胰岛素血症(假阳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