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长们在喂养婴儿的过程中,发现婴儿存在哭闹不止的行为,就应该及时观察婴儿口腔内部是否出现了口腔疾病。因为白口疮就是一种常见的婴儿口腔疾病,白口疮是由于念珠菌感染引起,会导致婴儿口腔出现疼痛红肿的问题。白口疮的出现极大影响到了婴儿的食欲,所以婴儿白口疮应该如何治疗?
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又叫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发的新生儿、婴幼儿口腔粘膜炎症,因患儿口腔黏膜表面会形成片状白色斑膜而得名。此外,一些营养不良、身体虚弱、腹泻、长期使用抗菌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儿童也容易患病。
鹅口疮如何正确治疗
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
用2%~5%小苏打清洗患儿口腔,随后将制霉菌素研成末,和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擦在口腔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患儿喝奶后用1%龙胆紫溶液滴于舌下,让舌头活动并涂满整个口腔,一般一日2~3次为宜。
(2)全身用药
如患儿症状严重,可口服制霉菌素、克霉唑等抗真菌药物,用量谨遵医嘱。
(3)加强营养
适量增加患儿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的摄入。可把维生素片压碎后用水送服,每日2次,每次各1片。
如果症状严重或用药后未见好转,请立即去医院就诊。
鹅口疮宝宝如何护理
1.注意患儿口腔的清洁,加强患儿的个人卫生。
2.观察患儿的口腔粘膜、舌面的情况,尤其是鹅口疮数量的增减和宝宝进食量的变化。
3.如果患儿出现烦躁、流涎、便秘、啼哭,吞咽呼吸困难等症状,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4.密切注意患儿的体温情况,如果出现体温升高要及时送往医院。
5.对于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儿,要立即停用抗生素,鼓励宝宝多饮水,适量吃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果宝宝因为疼痛不愿进食,可以用小匙慢慢喂,保证营养。
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又叫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发的新生儿、婴幼儿口腔粘膜炎症,因患儿口腔黏膜表面会形成片状白色斑膜而得名。此外,一些营养不良、身体虚弱、腹泻、长期使用抗菌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儿童也容易患病。
鹅口疮如何正确治疗
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
用2%~5%小苏打清洗患儿口腔,随后将制霉菌素研成末,和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擦在口腔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患儿喝奶后用1%龙胆紫溶液滴于舌下,让舌头活动并涂满整个口腔,一般一日2~3次为宜。
(2)全身用药
如患儿症状严重,可口服制霉菌素、克霉唑等抗真菌药物,用量谨遵医嘱。
(3)加强营养
适量增加患儿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的摄入。可把维生素片压碎后用水送服,每日2次,每次各1片。
如果症状严重或用药后未见好转,请立即去医院就诊。
鹅口疮宝宝如何护理
1.注意患儿口腔的清洁,加强患儿的个人卫生。
2.观察患儿的口腔粘膜、舌面的情况,尤其是鹅口疮数量的增减和宝宝进食量的变化。
3.如果患儿出现烦躁、流涎、便秘、啼哭,吞咽呼吸困难等症状,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4.密切注意患儿的体温情况,如果出现体温升高要及时送往医院。
5.对于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儿,要立即停用抗生素,鼓励宝宝多饮水,适量吃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果宝宝因为疼痛不愿进食,可以用小匙慢慢喂,保证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