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中,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是十分高的。而风湿病会给患者带来比较大的痛苦,为了缓解痛苦,使自己能够痊愈,在风湿病病发的时候,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很有必要的。那么,风湿病可以通过哪些中药药方进行治疗呢?下面将对此进行介绍!
一、风湿病中药治疗
川乌: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就有“乌头煎”治寒疝之方,因其辛温大热,具有较强的温经散寒、镇痛蠲痹之功,是治疗“痹症”的较佳药物,凡寒证、痛证,必用本品。用量一般为6-15克,部分寒证,可加大剂量,以不超过30克为是。
对“痹症”偏热者,可伍以甘寒之品,如寒水石、知母,以制其偏;但舌红、脉弦大之阴虚内热者,则不宜用之。本品有毒,宜用制川乌为妥,如用生者,必先煎2个小时,以减其毒。如服用后出现头昏、舌麻、流涎、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减缓,是乌头碱中毒之征,必须立即停服,并用绿豆、干姜、甘草煎服,以解其毒。孕妇忌用。
二、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穿山龙
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的根茎,味苦,性平,入肺、肝、脾经,别名甚多,有过山龙、穿龙骨、穿山骨、金刚骨等,《中华本草》载其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定喘,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胸痹心痛、慢性支气管炎、跌打损伤、痈肿等。本品是近30年来从民间搜集而逐步广泛应用的,有报道,用穿山龙注射液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有效率达89%。要取得较好的疗效,本品用量需40-50克,30克以下往往收效不著。因其性平,所以不论寒热虚实,均可应用。
三、治疗风湿病的中药:鬼箭羽
又名卫矛,《神农本草经》载其味苦,性寒,善入血分,可破血通络、解毒消肿、蠲痹止痛,称其“(可)除邪,杀鬼蛊疰”,指出它能治疗瘀血阻络而导致的诸多疑难杂证。因此,对于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白塞氏综合征等疾病,均可应用。用量一般15克左右,体实者可用至30克,也有的书中,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中用其治风湿病方,用量可达60-90克。
一、风湿病中药治疗
川乌: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就有“乌头煎”治寒疝之方,因其辛温大热,具有较强的温经散寒、镇痛蠲痹之功,是治疗“痹症”的较佳药物,凡寒证、痛证,必用本品。用量一般为6-15克,部分寒证,可加大剂量,以不超过30克为是。
对“痹症”偏热者,可伍以甘寒之品,如寒水石、知母,以制其偏;但舌红、脉弦大之阴虚内热者,则不宜用之。本品有毒,宜用制川乌为妥,如用生者,必先煎2个小时,以减其毒。如服用后出现头昏、舌麻、流涎、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减缓,是乌头碱中毒之征,必须立即停服,并用绿豆、干姜、甘草煎服,以解其毒。孕妇忌用。
二、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穿山龙
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的根茎,味苦,性平,入肺、肝、脾经,别名甚多,有过山龙、穿龙骨、穿山骨、金刚骨等,《中华本草》载其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定喘,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胸痹心痛、慢性支气管炎、跌打损伤、痈肿等。本品是近30年来从民间搜集而逐步广泛应用的,有报道,用穿山龙注射液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有效率达89%。要取得较好的疗效,本品用量需40-50克,30克以下往往收效不著。因其性平,所以不论寒热虚实,均可应用。
三、治疗风湿病的中药:鬼箭羽
又名卫矛,《神农本草经》载其味苦,性寒,善入血分,可破血通络、解毒消肿、蠲痹止痛,称其“(可)除邪,杀鬼蛊疰”,指出它能治疗瘀血阻络而导致的诸多疑难杂证。因此,对于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白塞氏综合征等疾病,均可应用。用量一般15克左右,体实者可用至30克,也有的书中,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中用其治风湿病方,用量可达60-9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