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阳虚是中医学上的一个特有概念,因为中医学上讲究望闻深切,所以患者产生脾阳虚问题之后,中医往往会通过观察患者身体上的一系列症状表现来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例如脾阳虚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就是食欲衰退,长期处于一种拉肚子的状态以及气血不充足。因此中医学上治疗脾阳虚主要会选择哪些方法?
【脾阳虚证的主要临床症状】
畏寒肢冷、食欲减退、脘腹冷痛而喜温喜按,大便清稀、或水泻完谷不化、或久泻久痢,面色虚白、倦怠神疲,口淡,喜热饮、或泛吐清涎,或浮肿、小便不利,或妇女白带量多而清稀,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迟弱。
脾阳虚证常见于泄泻、痢疾、脘腹痛、痰饮、水肿、臌胀等疾病中。
脾阳虚证应与脾气虚证、脾虚湿困证、脾肾阳虚证、肺脾肾阳虚证等鉴别。
脾胃阳虚,脾阳亏虚。
见于:胃痛,腹痛,呕吐,呃逆,反胃,泄泻,饮证,西医: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脾阳虚证中医发病机理】
脾阳虚衰,失于温运。
脾阳虚证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多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忧思劳倦太过,或久病失养,或素体脾胃阳虚等,引起脾胃虚弱,中阳不足,络脉失于温养,脾胃纳受水谷和运化功能减弱。病位在脾胃,病理属性为虚证,寒证。
【脾阳虚证食疗方法】
补益脾胃,温中散寒。
姜末粥:
煮白米粥如常法,加入干姜末少许,能温中止呕。
四和汤:
芝麻500克、茴香60克,二味炒熟碾末,面粉500克炒黄,盐30克,拌匀,晨起开水冲服,能温中散寒,补益脾胃。治胃痛、腹痛。
姜椒羊肉汤:
生姜一块、花椒、大料少许、羊肉250克,煮汤饮用,能温中散寒。治脘腹痛。
蜜姜汁:
姜汁半茶匙,蜜一汤匙,开水调服,能温中止呕。
【脾阳虚证的主要临床症状】
畏寒肢冷、食欲减退、脘腹冷痛而喜温喜按,大便清稀、或水泻完谷不化、或久泻久痢,面色虚白、倦怠神疲,口淡,喜热饮、或泛吐清涎,或浮肿、小便不利,或妇女白带量多而清稀,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迟弱。
脾阳虚证常见于泄泻、痢疾、脘腹痛、痰饮、水肿、臌胀等疾病中。
脾阳虚证应与脾气虚证、脾虚湿困证、脾肾阳虚证、肺脾肾阳虚证等鉴别。
脾胃阳虚,脾阳亏虚。
见于:胃痛,腹痛,呕吐,呃逆,反胃,泄泻,饮证,西医: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脾阳虚证中医发病机理】
脾阳虚衰,失于温运。
脾阳虚证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多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忧思劳倦太过,或久病失养,或素体脾胃阳虚等,引起脾胃虚弱,中阳不足,络脉失于温养,脾胃纳受水谷和运化功能减弱。病位在脾胃,病理属性为虚证,寒证。
【脾阳虚证食疗方法】
补益脾胃,温中散寒。
姜末粥:
煮白米粥如常法,加入干姜末少许,能温中止呕。
四和汤:
芝麻500克、茴香60克,二味炒熟碾末,面粉500克炒黄,盐30克,拌匀,晨起开水冲服,能温中散寒,补益脾胃。治胃痛、腹痛。
姜椒羊肉汤:
生姜一块、花椒、大料少许、羊肉250克,煮汤饮用,能温中散寒。治脘腹痛。
蜜姜汁:
姜汁半茶匙,蜜一汤匙,开水调服,能温中止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