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炎的患者如果是想要好好的去保养自己的身体就应该要知道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要根据天气状况来增减衣服,这是为了让身体不再受寒,还可以采取一些针灸的方式,这是很好的辅助治疗措施,是可以通过针灸的方式让自己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从而让身体起到一个保暖的作用。
(1)针灸:以宣肺利气化痰为法。取手太阴经、背俞穴为主,一般用泻法,慢性体弱者用补法。
处方:肺俞、风门、列缺、天突。
随证配穴:外感咳嗽伴发热配合谷、大椎。内伤咳嗽痰多配丰隆、足三里;气急、喘、咯血配尺泽、孔最。
天突穴针从气管前、胸骨柄后刺入,反复捻转以加强针感,有降气、平喘作用,肺俞、风门、列缺均能宣肺降气,可随证选穴。针刺肺俞及其邻近穴,可使气道阻力减低,通气功能得到改善。外感咳嗽伴发热,取合谷、大椎以解表清热;兼有怕冷,背部FEEC痛者,可在上背部穴加拔火罐。丰隆为治痰之效穴,配足三里以健运脾胃而治痰湿。针刺足三里后可使通气量比针刺前增加。气急作喘,取定喘以利气平喘;热伤肺络,取尺泽、孔最以清泄肺热而止咯血。
(2)耳针:选穴:支气管、肺、神门。急性支气管炎加肾上腺、交感;慢性支气管炎加脾、肾。
(3)穴位注射:选穴:夹脊颈7~胸6。用维生素B1注射液或胎盘组织液,每穴注射0.5ml,每次取穴1对,由上而下交替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20次为1疗程。
(4)埋线:选穴:大椎、肺俞、心俞、膈俞,除大椎外均双侧。随证取穴:气喘加定喘,咳嗽加中府透云门。一般间隔1月埋线1次,总次数根据病情决定。
中药方剂
风寒咳嗽咳嗽频而重急,无痰或有稀白痰,鼻塞涕清,咽痒声重,或伴发热恶寒,或见全身不适。证属风寒闭肺,肺气失宣,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用杏苏散加减。
方为:杏仁、苏叶、法夏、茯苓各6克,前胡、桔梗、甘草各5克,枳壳、橘红各3克,生姜2片,大枣3枚,清水煎服。咳重加百部5克,冬季无汗加麻黄3克,若发热重、出汗加生石膏10克,同煎服。
风热咳嗽多见于上感入里化热,热邪迫肺致咳痰不爽,痰黄不易咯出,咽喉充血潮红或发热出汗。证属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治宜散风解热,清肺止咳。
方为:桑花15克,连翘、桑叶、菊花各10克,前胡、百部、桔梗、牛蒡子各6克,杏仁、薄荷、甘草各5克,芦根12克,清水煎服。发热重的加黄芩、知母各5克,生石膏10克;咳重痰多加全栝蒌10克,川贝5克同煎。
(1)针灸:以宣肺利气化痰为法。取手太阴经、背俞穴为主,一般用泻法,慢性体弱者用补法。
处方:肺俞、风门、列缺、天突。
随证配穴:外感咳嗽伴发热配合谷、大椎。内伤咳嗽痰多配丰隆、足三里;气急、喘、咯血配尺泽、孔最。
天突穴针从气管前、胸骨柄后刺入,反复捻转以加强针感,有降气、平喘作用,肺俞、风门、列缺均能宣肺降气,可随证选穴。针刺肺俞及其邻近穴,可使气道阻力减低,通气功能得到改善。外感咳嗽伴发热,取合谷、大椎以解表清热;兼有怕冷,背部FEEC痛者,可在上背部穴加拔火罐。丰隆为治痰之效穴,配足三里以健运脾胃而治痰湿。针刺足三里后可使通气量比针刺前增加。气急作喘,取定喘以利气平喘;热伤肺络,取尺泽、孔最以清泄肺热而止咯血。
(2)耳针:选穴:支气管、肺、神门。急性支气管炎加肾上腺、交感;慢性支气管炎加脾、肾。
(3)穴位注射:选穴:夹脊颈7~胸6。用维生素B1注射液或胎盘组织液,每穴注射0.5ml,每次取穴1对,由上而下交替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20次为1疗程。
(4)埋线:选穴:大椎、肺俞、心俞、膈俞,除大椎外均双侧。随证取穴:气喘加定喘,咳嗽加中府透云门。一般间隔1月埋线1次,总次数根据病情决定。
中药方剂
风寒咳嗽咳嗽频而重急,无痰或有稀白痰,鼻塞涕清,咽痒声重,或伴发热恶寒,或见全身不适。证属风寒闭肺,肺气失宣,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用杏苏散加减。
方为:杏仁、苏叶、法夏、茯苓各6克,前胡、桔梗、甘草各5克,枳壳、橘红各3克,生姜2片,大枣3枚,清水煎服。咳重加百部5克,冬季无汗加麻黄3克,若发热重、出汗加生石膏10克,同煎服。
风热咳嗽多见于上感入里化热,热邪迫肺致咳痰不爽,痰黄不易咯出,咽喉充血潮红或发热出汗。证属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治宜散风解热,清肺止咳。
方为:桑花15克,连翘、桑叶、菊花各10克,前胡、百部、桔梗、牛蒡子各6克,杏仁、薄荷、甘草各5克,芦根12克,清水煎服。发热重的加黄芩、知母各5克,生石膏10克;咳重痰多加全栝蒌10克,川贝5克同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