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突然长了一个大包,这种症状极有可能是因为外阴毛囊炎所导致的。外阴毛囊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会发生在外阴部位的疾病,在并发的时候,也会给患者带来比较大的痛苦,而患者在治疗外阴毛囊炎的过程之中,还要做好护理工作。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外阴毛囊炎的相关知识!
一、病因
外阴毛囊炎以毛囊或毛囊周围感染为主。外阴皮肤毛囊口周围皮肤发红、肿胀及疼痛,逐渐形成圆锥形脓疱。可引起外阴水肿、疼痛,导致患者坐立不安,影响正常生活。其病因如下:
1.病原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白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及皮脂腺引起急性化脓性感染。
2.诱发因素多见于手术备皮后。全身抵抗力下降,局部清洁不当、肥胖引起皮肤摩擦损伤,均可诱发此病。
二、治疗
治疗方针:本病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辅以局部外用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1.病变早期可用0.02%高锰酸钾温水坐浴,2次/天。
2.若形成多个小脓疱或融合成大脓疱者,可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
3.脓疱成熟者可以刺破引流清除脓液,用生理盐水或其他外用消毒液冲冼,然后在外周涂抗生素软膏、磺胺软膏、或2%碘酊。
4.脓疱经处理后3天尚未干燥结痂,应寻找原因,是否合并假丝酵母菌感染。
其他治疗:
可采用红外线、紫外线、超短波等物理治疗方法,以减轻疼痛、促进炎症消散或脓肿成熟软化。
三、护理
日常护理:
1.保持外阴清洁。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温开水坐浴,每日1次。
2.勤换勤洗勤晒内裤,避免盆浴或大池洗澡,以防交叉感染。
饮食调理:
合理饮食,注意营养搭配,避免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一、病因
外阴毛囊炎以毛囊或毛囊周围感染为主。外阴皮肤毛囊口周围皮肤发红、肿胀及疼痛,逐渐形成圆锥形脓疱。可引起外阴水肿、疼痛,导致患者坐立不安,影响正常生活。其病因如下:
1.病原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白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及皮脂腺引起急性化脓性感染。
2.诱发因素多见于手术备皮后。全身抵抗力下降,局部清洁不当、肥胖引起皮肤摩擦损伤,均可诱发此病。
二、治疗
治疗方针:本病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辅以局部外用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1.病变早期可用0.02%高锰酸钾温水坐浴,2次/天。
2.若形成多个小脓疱或融合成大脓疱者,可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
3.脓疱成熟者可以刺破引流清除脓液,用生理盐水或其他外用消毒液冲冼,然后在外周涂抗生素软膏、磺胺软膏、或2%碘酊。
4.脓疱经处理后3天尚未干燥结痂,应寻找原因,是否合并假丝酵母菌感染。
其他治疗:
可采用红外线、紫外线、超短波等物理治疗方法,以减轻疼痛、促进炎症消散或脓肿成熟软化。
三、护理
日常护理:
1.保持外阴清洁。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温开水坐浴,每日1次。
2.勤换勤洗勤晒内裤,避免盆浴或大池洗澡,以防交叉感染。
饮食调理:
合理饮食,注意营养搭配,避免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