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一种会传染的疾病,当自己听说身边人谁有艾滋病的时候,相信一定不敢随便与他接触了,毕竟这可是闻风丧胆的疾病。艾滋病治疗不及时会危及生命,所以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这就需要从艾滋病毒传播途径开始了解,毕竟接触相信可以最大化的预防艾滋病,如果确诊患上艾滋病建议接受科学治疗。
艾滋病毒传播途径有哪些
(1)、性传播:一个人可以通过与另一个人的性交行为而感染上艾滋病病毒。这包括异性间和同性之间的性接触传播。
(2)、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婴幼儿。
(3)、血液传播:
1、静脉注射毒品的人共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
2、输入或注入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3、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灸针、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医疗器械,如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等。
(4)、其他可能引起血液传播的途径
1、理发、美容、文身、穿耳、修脚等用的刀具、针具不消毒。
2、与其他人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
3、体育运动外伤和引起流血的打架斗殴。
4、救护流血的伤病员时救护者有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艾滋病分为3个时期
(一)、急性期
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此期在血液中可检出HIV-RNA和P24抗原,而HIV抗体则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CD4+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性减少,CD4/CD8比例可倒置。
(二)、无症状期
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但也有快速进展和长期不进展者。此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三)、艾滋病期
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病人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小于200/mm3,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艾滋病初期症状
1、持续广泛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腋和腹股沟淋巴结。淋巴结肿大直径1厘米左右,坚硬、不痛、可移动,时间超过三个月。
2、数周以来不明原因发热和盗汗。
3、数周以来出现难以解释的严重疲乏。
4、食欲下降,两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的10%。
5、数周以来出现不明原因的慢性腹泻,呈水样,每日10次以上。
6、气促、干咳数周。
7、皮肤、口腔出现平坦或隆起的粉红、紫红色大斑点,不痛不痒。
8、咽、喉部出现白膜。男性阴部出现鳞屑性斑,痒。女性肛门瘙痒、阴道痒、白带多按妇科病治疗久治不愈。
9、头痛、视线模糊查不出其他病因。
艾滋病治疗
1、抗感染治疗:对于病症的治疗是要注意针对各种机会性感染和合并感染用药,包括抗病毒类感染药物、抗细菌感染用药、抗真菌类药物、抗原虫类抗生素。
2、抗病毒治疗:病毒唑作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对HIV有一定疗效,可选用。异构多聚阴离子-23连续静滴数月,可杀灭HIV,α-干扰素也可作为辅助抗病毒药物选用。
3、抗肿瘤治疗:根据不同肿瘤类型选择化疗、放疗及免疫调节疗法方案。放疗对症状缓解作用较好,可配合化疗应用。
4、免疫调节及免疫重建治疗:免疫调节治疗药物有免疫增强剂,如异丙肌苷,该药可促进γ-干扰素及白细胞介素-2形成,增加T4活性。尚有香菇多糖、干扰素等免疫调节药物,可酌情选用。另外骨髓移植、胸腺移植及淋巴细胞注入等免疫重建疗法,在艾滋病的治疗中均有积极作用。
艾滋病毒传播途径有哪些
(1)、性传播:一个人可以通过与另一个人的性交行为而感染上艾滋病病毒。这包括异性间和同性之间的性接触传播。
(2)、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婴幼儿。
(3)、血液传播:
1、静脉注射毒品的人共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
2、输入或注入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3、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灸针、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医疗器械,如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等。
(4)、其他可能引起血液传播的途径
1、理发、美容、文身、穿耳、修脚等用的刀具、针具不消毒。
2、与其他人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
3、体育运动外伤和引起流血的打架斗殴。
4、救护流血的伤病员时救护者有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艾滋病分为3个时期
(一)、急性期
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此期在血液中可检出HIV-RNA和P24抗原,而HIV抗体则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CD4+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性减少,CD4/CD8比例可倒置。
(二)、无症状期
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但也有快速进展和长期不进展者。此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三)、艾滋病期
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病人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小于200/mm3,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艾滋病初期症状
1、持续广泛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腋和腹股沟淋巴结。淋巴结肿大直径1厘米左右,坚硬、不痛、可移动,时间超过三个月。
2、数周以来不明原因发热和盗汗。
3、数周以来出现难以解释的严重疲乏。
4、食欲下降,两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的10%。
5、数周以来出现不明原因的慢性腹泻,呈水样,每日10次以上。
6、气促、干咳数周。
7、皮肤、口腔出现平坦或隆起的粉红、紫红色大斑点,不痛不痒。
8、咽、喉部出现白膜。男性阴部出现鳞屑性斑,痒。女性肛门瘙痒、阴道痒、白带多按妇科病治疗久治不愈。
9、头痛、视线模糊查不出其他病因。
艾滋病治疗
1、抗感染治疗:对于病症的治疗是要注意针对各种机会性感染和合并感染用药,包括抗病毒类感染药物、抗细菌感染用药、抗真菌类药物、抗原虫类抗生素。
2、抗病毒治疗:病毒唑作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对HIV有一定疗效,可选用。异构多聚阴离子-23连续静滴数月,可杀灭HIV,α-干扰素也可作为辅助抗病毒药物选用。
3、抗肿瘤治疗:根据不同肿瘤类型选择化疗、放疗及免疫调节疗法方案。放疗对症状缓解作用较好,可配合化疗应用。
4、免疫调节及免疫重建治疗:免疫调节治疗药物有免疫增强剂,如异丙肌苷,该药可促进γ-干扰素及白细胞介素-2形成,增加T4活性。尚有香菇多糖、干扰素等免疫调节药物,可酌情选用。另外骨髓移植、胸腺移植及淋巴细胞注入等免疫重建疗法,在艾滋病的治疗中均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