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小宝宝的降生不一定都是足月的,各种原因导致宝宝刚出生就有疾病或者早产的情况出现,这样孩子就需要经过特定的治疗才行,而由于新生儿刚出生,不能每天静脉扎针输液,而且孩子刚出生也是需要营养的,这个时候脐静脉置管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既能保护孩子不受反复针扎的痛苦,也是一种很好的输送营养途径,让宝宝尽快的恢复健康。
脐静脉置管手术的适应症:
1、中心静脉压力测定;
2、紧急静脉输液或给药;
3、交换输血或部分交换输血;
4、超低出生体重儿的长时间中心静脉输液
脐静脉置管手术的禁忌症:
脐膨出、脐炎、脐带畸形、腹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下肢或臀部有局部血供障碍时等。
脐静脉置管手术器械准备:
脐静脉导管:(体重<1.5kg,使用3.5Fr,≥1.5kg,使用5.0Fr),新生儿脐动静脉置管包(包括:连接脐静脉插管和三通开关,5ml注射器、眼科镊、弯头镊、有齿钳、无菌缝线、剪刀、手术刀、无菌巾等);新生儿穿刺护理包。
脐静脉置管手术的操作步骤:
1、确认可行脐静脉置管术的早产儿,生后保留脐带残端3-5cm(部分资料提示可保留6-8cm),脐带未干结,患儿放置辐射保温台,生后24小时内呼吸循环稳定的早产儿,跟家属沟通病情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2、选取合适型号的法国进口的脐静脉导管,由2名熟悉掌握脐静脉置管术的医师操作,计算置管深度:
公式一:体重×2+5cm+脐残端长度(一般为0.5cm);
公式二:体重×1.5+5.6cm+脐残端长度;
公式三:肩缝到脐带距离×0.6;
3、置管过程中,患儿置于辐射台上保暖,仰卧位,适当制动患儿四肢,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患儿相关监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整个插管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暴露消毒术野皮肤,以脐部为中心直径10-15m,常规消毒脐部和周围皮肤,穿戴无菌手术衣和手套,铺单;
5、在脐根部上0.5cm左右行荷包缝合,剪留脐残端约1cm,再次消毒残端后,暴露2条脐动脉和1条脐静脉残端,去除血管内凝血块后,用肝素生理盐水清洗脐残端,充分暴露血管;
6、用充满肝素盐水的脐静脉导管插入脐静脉,与水平面成60°向头侧推进,推进计算深度后,用注射器回抽可见回血后,连接通道,荷包缝合固定后,固定脐静脉导管位置,结扎脐动脉,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导管;
7、覆盖无菌纱布,检查患儿生命体征,行腹部X片检查,了解导管位置。常规定位方法:前后位X片,可加侧位X片。膈上0.5-1cm。(实际临床应用中,膈肌上下1cm,只要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无不良反应,血流通畅,均是可以接受的。)
脐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
1.预防感染。脐静脉置管是侵入性的操作,管道与外界相通,如果患者经脐静脉置管的话,通常预示着患者的抵抗力比较弱,容易引起败血症,所以,各项操作应该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2.防止导管脱出,脐静脉置管的患者病情都比较重,需要接受的治疗和护理,操作都比较多,在频繁的翻身、按摩、吸痰等操作中,很容易将脐静脉导管牵拉脱出,因此操作的时候必须要认真仔细,动作轻柔,每项操作以后,应该认真观察脐静脉导管是否有脱出的现象。
脐静脉置管的作用: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是一条安全、便捷的静脉通路。由于在脐静脉内的导管可以留置5-7天的时间,所以大大减少了新生儿因为反复穿刺扎针的痛苦,同时还能减少对外周血管的刺激,起到保护作用。适用于病情危重的新生儿,早产儿、体重低的新生儿,为抢救时及时用药提供保障。因为脐静脉置管也是一种静脉营养的途径,也适用于需要长期肠外营养的新生儿。
脐静脉置管手术的适应症:
1、中心静脉压力测定;
2、紧急静脉输液或给药;
3、交换输血或部分交换输血;
4、超低出生体重儿的长时间中心静脉输液
脐静脉置管手术的禁忌症:
脐膨出、脐炎、脐带畸形、腹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下肢或臀部有局部血供障碍时等。
脐静脉置管手术器械准备:
脐静脉导管:(体重<1.5kg,使用3.5Fr,≥1.5kg,使用5.0Fr),新生儿脐动静脉置管包(包括:连接脐静脉插管和三通开关,5ml注射器、眼科镊、弯头镊、有齿钳、无菌缝线、剪刀、手术刀、无菌巾等);新生儿穿刺护理包。
脐静脉置管手术的操作步骤:
1、确认可行脐静脉置管术的早产儿,生后保留脐带残端3-5cm(部分资料提示可保留6-8cm),脐带未干结,患儿放置辐射保温台,生后24小时内呼吸循环稳定的早产儿,跟家属沟通病情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2、选取合适型号的法国进口的脐静脉导管,由2名熟悉掌握脐静脉置管术的医师操作,计算置管深度:
公式一:体重×2+5cm+脐残端长度(一般为0.5cm);
公式二:体重×1.5+5.6cm+脐残端长度;
公式三:肩缝到脐带距离×0.6;
3、置管过程中,患儿置于辐射台上保暖,仰卧位,适当制动患儿四肢,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患儿相关监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整个插管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暴露消毒术野皮肤,以脐部为中心直径10-15m,常规消毒脐部和周围皮肤,穿戴无菌手术衣和手套,铺单;
5、在脐根部上0.5cm左右行荷包缝合,剪留脐残端约1cm,再次消毒残端后,暴露2条脐动脉和1条脐静脉残端,去除血管内凝血块后,用肝素生理盐水清洗脐残端,充分暴露血管;
6、用充满肝素盐水的脐静脉导管插入脐静脉,与水平面成60°向头侧推进,推进计算深度后,用注射器回抽可见回血后,连接通道,荷包缝合固定后,固定脐静脉导管位置,结扎脐动脉,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导管;
7、覆盖无菌纱布,检查患儿生命体征,行腹部X片检查,了解导管位置。常规定位方法:前后位X片,可加侧位X片。膈上0.5-1cm。(实际临床应用中,膈肌上下1cm,只要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无不良反应,血流通畅,均是可以接受的。)
脐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
1.预防感染。脐静脉置管是侵入性的操作,管道与外界相通,如果患者经脐静脉置管的话,通常预示着患者的抵抗力比较弱,容易引起败血症,所以,各项操作应该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2.防止导管脱出,脐静脉置管的患者病情都比较重,需要接受的治疗和护理,操作都比较多,在频繁的翻身、按摩、吸痰等操作中,很容易将脐静脉导管牵拉脱出,因此操作的时候必须要认真仔细,动作轻柔,每项操作以后,应该认真观察脐静脉导管是否有脱出的现象。
脐静脉置管的作用: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是一条安全、便捷的静脉通路。由于在脐静脉内的导管可以留置5-7天的时间,所以大大减少了新生儿因为反复穿刺扎针的痛苦,同时还能减少对外周血管的刺激,起到保护作用。适用于病情危重的新生儿,早产儿、体重低的新生儿,为抢救时及时用药提供保障。因为脐静脉置管也是一种静脉营养的途径,也适用于需要长期肠外营养的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