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这种生姜具备有强烈的刺激性,可以用来杀菌消毒,对于抑制三叉神经痛是有一定效果的。三叉神经痛主要是因为用脑过度或者精神紧张的因素引起的,患者可以采用生姜擦拭太阳穴,从而起到缓解神经痛的症状,但是要注意三叉神经痛需要多休息,降低对大脑的影响。
三叉神经眼支出颅于眶上孔,上颌支出于眶下孔,下颌支出于颏孔,呈放射状分布于面部,支配面部和前额的感觉。各支可单独或并发发病。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较为复杂,与寒邪、风热有关,风寒侵袭面部,寒性收引,凝滞筋脉,气血闭阻,故卒然而痛。或风热火毒,浸淫面部,耗伤阴血,筋脉夫养,而致面痛。不论是寒邪亦或风热,均可用灸。艾灸能温通经络、祛风散寒,这一点已经不必赘述,那么热证也可用灸吗?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由此提出了火郁病证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火郁,是指热邪伏于体内;发,是因势利导,发泄之意。热伏于内,宜透表而散,不宜用收敛或苦寒之药,以防郁火不散。
是故,艾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还不错,手法得当的话,有效率90%以上。下面介绍下具体施灸方法~
一、先施用温和灸,点燃艾条的一端,沿患侧三叉神经3个分支走行方向,距皮肤约2-3厘米,往返熏灸,以使患者局部有温热和舒适感为度,施灸15分钟。
按:沿患侧三叉神经3个分支走行方向施温和灸,能使三叉神经主要分支产生兴奋,促进神经肌肉组织代谢及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提高痛阈,可产生神经镇痛作用。
二、然后用隔姜灸,即取新鲜生姜切4-6片,厚约0.2-0.5厘米,直径约3厘米,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眼支痛取鱼腰穴,上颌支痛取四白穴,下颌支痛取下关穴。
姜片上放置长3厘米艾炷点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时,提起姜片在其下面再放一片姜片,如此添加姜片直至艾炷燃尽,约15分钟。每日治疗2次,10天为1个疗程,一般灸治一个疗程即可,最多治疗2个疗程。
按:隔姜灸痛支的穴位鱼腰(或四白、下关),可以达到祛风散郁、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的作用。
温馨提示:
1、隔姜灸需要他人帮助施灸,并且稍有不慎会有烫伤,有损颜面和眼睛,不专业的话最好不要进行面部的隔姜灸,可以艾条温和灸以上穴位。
2、脸部艾灸要用好的艾条。
3、面部施灸时间一般不低于30分钟。
4、一般施灸一次,就能痛减,效果不明显的话请及时就医诊治,针刺结合艾灸,效果会更快更好。
三叉神经眼支出颅于眶上孔,上颌支出于眶下孔,下颌支出于颏孔,呈放射状分布于面部,支配面部和前额的感觉。各支可单独或并发发病。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较为复杂,与寒邪、风热有关,风寒侵袭面部,寒性收引,凝滞筋脉,气血闭阻,故卒然而痛。或风热火毒,浸淫面部,耗伤阴血,筋脉夫养,而致面痛。不论是寒邪亦或风热,均可用灸。艾灸能温通经络、祛风散寒,这一点已经不必赘述,那么热证也可用灸吗?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由此提出了火郁病证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火郁,是指热邪伏于体内;发,是因势利导,发泄之意。热伏于内,宜透表而散,不宜用收敛或苦寒之药,以防郁火不散。
是故,艾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还不错,手法得当的话,有效率90%以上。下面介绍下具体施灸方法~
一、先施用温和灸,点燃艾条的一端,沿患侧三叉神经3个分支走行方向,距皮肤约2-3厘米,往返熏灸,以使患者局部有温热和舒适感为度,施灸15分钟。
按:沿患侧三叉神经3个分支走行方向施温和灸,能使三叉神经主要分支产生兴奋,促进神经肌肉组织代谢及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提高痛阈,可产生神经镇痛作用。
二、然后用隔姜灸,即取新鲜生姜切4-6片,厚约0.2-0.5厘米,直径约3厘米,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眼支痛取鱼腰穴,上颌支痛取四白穴,下颌支痛取下关穴。
姜片上放置长3厘米艾炷点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时,提起姜片在其下面再放一片姜片,如此添加姜片直至艾炷燃尽,约15分钟。每日治疗2次,10天为1个疗程,一般灸治一个疗程即可,最多治疗2个疗程。
按:隔姜灸痛支的穴位鱼腰(或四白、下关),可以达到祛风散郁、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的作用。
温馨提示:
1、隔姜灸需要他人帮助施灸,并且稍有不慎会有烫伤,有损颜面和眼睛,不专业的话最好不要进行面部的隔姜灸,可以艾条温和灸以上穴位。
2、脸部艾灸要用好的艾条。
3、面部施灸时间一般不低于30分钟。
4、一般施灸一次,就能痛减,效果不明显的话请及时就医诊治,针刺结合艾灸,效果会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