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是在睡觉期间全身都会大量出汗,而且这种出汗的量和正常人是不一样的,就像是刚刚做完大量运动,长时间这样出汗,人的身体是容易缺水的,而且会引起体虚,体质越来越薄弱,饮食方面也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而且这种病症大多数还会有小孩子出现,严重的会引起缺钙,治疗自汗最好的药物有哪些?
自汗、盗汗属中医的汗症范畴,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临床辨证属虚者居多,固表止汗方具有调和营卫,固表敛汗之功效。
方中牡蛎益阴潜阳,兼以除烦敛汗,黄芪益气实卫,固表止汗,麻黄根专于止汗,炒枣仁,浮小麦益心气,养心阴,清心除烦,止汗泄,桂枝,白芍,甘草共奏解肌发表,滋阴和阳,调和营卫,五味子酸收敛汗。诸药合用,共奏固表敛汗之功效。
对于体质比较弱的人,平时应积极锻炼,增强体质,饮食有节,劳逸适度,汗后注意及时揩干,更换湿衣,居处避风。
治疗的方法:
1.黑大豆15克,浮麦30克,乌梅3克,煎服。
2.玉米芯60克,孩子参30克,煎服。
3.金雀根60克,麦麦天30克(布包),野毛豆30克,煎汁去渣瘦猪肉食连服数天,适用于病后自汗。
婴儿自汗中医食疗法
1.黄芪生鱼汤:本汤健脾益气,收敛固液,用于气虚、表虚及阴虚。
黄芪10~15克、茯苓10~15克、红萝卜60~100克、生鱼200克(微煎),煲汤。
2.糯根乌豆汤:本汤固表养血,用于虚症自汗。
糯稻根60克(洗净)、黑豆30克、煲水代茶。
自汗、盗汗属中医的汗症范畴,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临床辨证属虚者居多,固表止汗方具有调和营卫,固表敛汗之功效。
方中牡蛎益阴潜阳,兼以除烦敛汗,黄芪益气实卫,固表止汗,麻黄根专于止汗,炒枣仁,浮小麦益心气,养心阴,清心除烦,止汗泄,桂枝,白芍,甘草共奏解肌发表,滋阴和阳,调和营卫,五味子酸收敛汗。诸药合用,共奏固表敛汗之功效。
对于体质比较弱的人,平时应积极锻炼,增强体质,饮食有节,劳逸适度,汗后注意及时揩干,更换湿衣,居处避风。
治疗的方法:
1.黑大豆15克,浮麦30克,乌梅3克,煎服。
2.玉米芯60克,孩子参30克,煎服。
3.金雀根60克,麦麦天30克(布包),野毛豆30克,煎汁去渣瘦猪肉食连服数天,适用于病后自汗。
婴儿自汗中医食疗法
1.黄芪生鱼汤:本汤健脾益气,收敛固液,用于气虚、表虚及阴虚。
黄芪10~15克、茯苓10~15克、红萝卜60~100克、生鱼200克(微煎),煲汤。
2.糯根乌豆汤:本汤固表养血,用于虚症自汗。
糯稻根60克(洗净)、黑豆30克、煲水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