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疖肿是耳道皮肤亚急性局限化脓占位性病变,别称局限外耳道炎。产生于耳道软骨部,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之一。多见挖耳损害耳道皮肤或洗澡的时候及游水后耳道存水,使部分外皮变软,易被病菌入侵感染。
发病原因
多见挖耳损害耳道皮肤或洗澡的时候及游水后耳道存水,使部分外皮变软,易被病菌入侵感染。此外,化脓性中耳炎浓液的预浸,及其一些全身病症如糖尿病等也可引起外耳道疖肿。
临床症状
1.耳廓牵引带痛、耳郭压疼或咬合时疼痛;
2.耳道溃破溢脓;
3.可因耳孔发胀、堵塞,造成英语听力减低;
4.疖子在耳道前壁者,可产生耳朵前发胀,并可侵及颌下腺;后壁疖子可造成耳背、乳突部发胀。
医治
1.1%~2%酚凡士林或10%鱼石脂凡士林棉栓留设耳道内,或部分涂中药材消肿散加2%达克罗宁黄连素乳膏,必要时给抗菌药及止痛药。
2.部分敷热、针灸理疗或普鲁卡因封闭治疗。
3.疖子现有波动者,行得通割开引流方法。
4.反复病发者,应留意有没有漫性活动性肝炎,如糖尿病、肾炎、营养不良等,并给与相对的医治。
防止
1.平常严禁掏挖耳朵。
2.生病后,如在冬天,可在耳道口塞以松散的棉花球,使耳道维持一定的环境湿度。
3.耳道要维持干躁清洁。擦去污浊时,切勿粗鲁或反复重擦。
4.在病起前期或疖子未熟之时,可在耳外界敷热。每日3~4次。
5.睡眠质量时,病耳宜在左边,但要留意不必让其遭受被压迫。
6.留意解决全身引起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
多见挖耳损害耳道皮肤或洗澡的时候及游水后耳道存水,使部分外皮变软,易被病菌入侵感染。此外,化脓性中耳炎浓液的预浸,及其一些全身病症如糖尿病等也可引起外耳道疖肿。
临床症状
1.耳廓牵引带痛、耳郭压疼或咬合时疼痛;
2.耳道溃破溢脓;
3.可因耳孔发胀、堵塞,造成英语听力减低;
4.疖子在耳道前壁者,可产生耳朵前发胀,并可侵及颌下腺;后壁疖子可造成耳背、乳突部发胀。
医治
1.1%~2%酚凡士林或10%鱼石脂凡士林棉栓留设耳道内,或部分涂中药材消肿散加2%达克罗宁黄连素乳膏,必要时给抗菌药及止痛药。
2.部分敷热、针灸理疗或普鲁卡因封闭治疗。
3.疖子现有波动者,行得通割开引流方法。
4.反复病发者,应留意有没有漫性活动性肝炎,如糖尿病、肾炎、营养不良等,并给与相对的医治。
防止
1.平常严禁掏挖耳朵。
2.生病后,如在冬天,可在耳道口塞以松散的棉花球,使耳道维持一定的环境湿度。
3.耳道要维持干躁清洁。擦去污浊时,切勿粗鲁或反复重擦。
4.在病起前期或疖子未熟之时,可在耳外界敷热。每日3~4次。
5.睡眠质量时,病耳宜在左边,但要留意不必让其遭受被压迫。
6.留意解决全身引起发病原因。